肥壤网

民间故事

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,民间传说故事,民间故事大全。故事丰富,内容精彩!

您当前所在位置:

全站搜索:

【都市阳台】沉睡的乌灵参

来源:肥壤网 2023-08-29 围观:

从病房出来,华亦伟仍有些失落,但乔依漫却充满期冀。她分析道:“导师所说的灌县,就是今天的都江堰。导师嘴里的后山,应该就是都江堰旁边的青城山后山,虽然今天是旅游之地,但我在景区有个朋友,让她带我们进后山,找到当年那位郎中,应该不难。”

昔日女友如此尽心,让华亦伟如释重负。二人立马奔赴车站,坐上了去都江堰的轻轨,西出成都至都江堰不过50公里,坐轻轨30分钟即到。

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,2200多年前李冰在这儿治水,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、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。岷江边上的青城山自古道教闻名,近年开发的青城后山同样景色旖旎,深受游人喜欢。

通过朋友的引导, 华亦伟和乔依漫避开游人区,去了后山更隐蔽一些的地方,这儿林木葱茏,春阳映照下的各种花花草草开得正繁。站在高处,风光大好,坡下几间农家的瓦屋掩映在云雾缥缈中,宛若幻境。

这儿隶属于青城山镇,村民们对华亦伟口中的郎中人人皆知,在山腰的草舍里,华亦伟千辛万苦找到的郎中已是一位70多岁仙风道骨的老人。老人对那位当年的导师依稀记得,得知他们专为乌灵参而来,老人爽朗笑道:“来得正好,待今晚雨后,我叫孙儿陪你们一同上山。”

第二天一早,华亦伟钻出草舍深吸一口大气,老人料事如神的一场小雨昨晚淅淅沥沥下了一夜,空气宛如被过滤一般湿润清新。跟着钻出草舍的乔依漫望着远山,娟秀的脸庞若有所思。

老人的孙子一大早从镇上赶上山来,他在政府做事,对乌灵参一点不感兴趣。他告诉二人,小时候爷爷带他们挖过乌灵参,长得黑不溜秋跟鸡卵似的。那时候大人把乌灵参当补药,小人却把它当玩物,玩来玩去,也不知道乌灵参究竟是如何长成的。现在临出门了,爷爷才告诉他,乌灵参和一种叫鸡菌的野生菌有关,只要找到鸡菌,就能找到乌灵参了。

华亦伟一听就有些迫不及待,三人拿着挖参的镐锹就往山上寻去。一路上这个叫郑刚的后生显得十分自信。他告诉华亦伟,他虽然没挖到过乌灵参,但生长在大山的他深知野生鸡菌本身就是一种罕见的美味,市面价值不菲,而且野生的鸡菌常常生活在白蚂蚁的巢穴中,只要找到白蚁,就能找到鸡菌。

雨后的青城后山一片清冽,在生长有针阔叶林的空地上,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梢,照射在地里不时隆起的小丘上,不用说,那就是白蚁的巢穴。雨水浸润后的松软地面,白嫩嫩的鸡菌挺着脊梁轻快地生长,不待费力,就能把它们连根拔起。

不知捣毁了多少个白蚁巢,稀少的鸡菌也采到不少,累得华亦伟一身臭汗,但乔依漫提着的竹篮依然空空如也,他们竟连乌灵参的影子也没见到一个。先前还一脸自信的郑刚显然沉不住气了,握着镐子喃喃自语:“怎么会?爷爷说过找到鸡菌就找得到乌灵参,怎么只找到了白蚂蚁?”

一行三人怏怏不乐回到草舍,爷爷去镇上赶场还没回来。华亦伟想打退堂鼓,一路奔波寻找,他也实在有些累了。就在这时,华亦伟接到一个电话,是完田雄二打来的,原来他跟随旅行团也来到了都江堰,现在正在离堆公园旁边的南桥等他。

傍晚,华亦伟带着乔依漫在离堆公园的南桥边见到了完田。南桥距今已有100多年,是都江堰景区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,宏伟壮丽的廊式古桥下是汹涌湍急的岷江水,两侧则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。完田举起酒杯,把翻腾的啤酒泡沫一饮而尽。

华亦伟不太高兴,他有些无奈地说:“完田先生,我还是想尽快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。很遗憾,我没有找到你需要的神药!”

完田雄二似乎早有准备,他扬了扬手中的杯子说:“神药如果好找,可能我早就想到办法了。根据我的判断,你目前寻找的方向是正确的,这儿的地貌、气候,完全具备古籍上记载的乌灵参生长的环境。”

乔依漫在旁边说:“完田先生,可我们已经尽力了。如果你需要野生的鸡菌,我们倒是可以想想办法,唯有你要的乌灵参,我们爱莫能助!”

二维码
故事很好,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

记住www.feirang.com,看好看的故事,就上肥壤网网

上海故事相关文章